浅议行政法律适用中的漏洞补充/杨亚新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07:55:32   浏览:973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一)漏洞补充与法外究竟
在法律适用的过程中,即使通过法律解释,现有的规定也许仍然不能满足我们的规范需求。现行法律还存在着应予规范却未予规范的情形,这时使会存在法律漏洞。法律漏洞的存在,是由人类理性的有限性、立法者的思虑不周以及社会情势的变迁等原因客观造成的。这时,为实现法律的目的与价值,在法律适用中就需要进行法律漏洞补充。
当然,并不是所有法律未予规范的事项均属法律漏洞,只有为达成立法目的应予规范但却未予规范的事项才属于法律漏洞。对于某些事项法律可能基于自己的价值判断认为不应由其调整因而有意地保持沉默,该种未予规定并不违反立法目的,因此不属法律漏洞,而属于法外空间的范畴。
(二)漏洞补充与依法行政
漏洞补充与法律解释的区别在于是否在法条可能的文义范围内,法律解释是在法条“可能的文义”之内使法律规定明确、具体,因此,其并未逾越法条涵盖的范围,而法律补充的内容则已经超现了法条“可能的文”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具有“立法”的性质。当然,“可能的文义”的界限并不总是十分明确的。
法律漏洞的补充,例如类推适用、目的性限缩,乃是贯彻平等原则的要求,不仅可以防止恣意,而且可以促进公平正义的实现,故在行政法领域,除行政处罚受处罚法定主义的限制不允许漏洞补充外,一般均承认漏洞补充的合法性。只是行政法上的漏洞补充,与民法领域上被广泛的承认相比较,应受法律保留原则的限制。
法律保留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只有在取得法律授权的情况下才能从事行为,如果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行政机关不能根据自己对立法目的的理解,自行创设法律规范包括进行法律补充。但法律保留原则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行政领域。行政诉讼是对于行政行为的审查,如果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时不能进行法律补充,法院在行政诉讼中也就没有进行法律补充的可能。因此,在行政处罚领域,非国有财产的征收以及财政、税收等的基本制度这些领域的行政诉讼中,应该不得进行法律补充。
二、漏洞补充的方法
行政诉讼中法律补充的方法由于受“依法行政”原则的制约,与民法相比有细微差异。行政诉讼中法律补充的方法应当包括类推适用、目的性扩张和目的性限缩。
类推适用,是指将法律明文规定,适用到非该法律规定所直接加以规定,但其法律之重要特征与该规定所明文规定者相同的案型。类推适用的法理在于平等原则,及基于正义的要求,相同事物应为相同处理。
目的性限缩,是指法律条文的文义应涵盖某一案型,但依立法目的不应包涵此案型,系由于立法者的疏忽未将其排除在外,于是为贯彻立法目的,而将该案型排除在外的一种法律补充方法。
目的性扩张则正好相反,是指为贯彻法律规范意旨,将本不为法条文义涵盖的案型,包括于该法条适用范围之内的法律补充方法。

北安法院 杨亚新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成立教育部依法行政与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教育部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成立教育部依法行政与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教政法厅〔2004〕3号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强对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经部党组同意,决定将教育部行政许可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更名为教育部依法行政与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领导小组的职责

  负责我部推进依法行政与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和统筹规划工作,制定我部推进依法行政与政务公开工作的有关配套制度,研究决定处理与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工作有关的其他重大问题。其中,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由法制办牵头负责;政务公开工作由办公厅牵头负责。

  二、领导小组的组成

  组长: 周济  党组书记、部长

  副组长:张保庆 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章新胜 党组成员、副部长

      田淑兰 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

  成员: 郑树山 党组成员、部长助理兼办公厅主任

      李卫红 党组成员、人事司司长

      吴德刚 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司长

      牟阳春 发展规划司司长

      杨周复 财务司司长

      姜沛民 基础教育司司长

      张尧学 高等教育司司长

      林蕙青 高校学生司司长

      曹国兴 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

      刘金平 监察部驻教育部监察局局长

      孙霄兵 法制办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依法行政与政务公开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孙霄兵兼任,副主任由办公厅副主任高聚慧、人事司副司长吕玉刚、监察部驻教育部监察局一室主任钟燕担任。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公布2001年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名单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公布2001年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名单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劳社部函(2001)5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劳动社会保障工作
机构:
根据《国家重点技工学校标准》和《国家重点技工学校评估细则》的规定,我部对各地申报的国家重点技工学校进行了评审。经评审,批准天津市斯波泰克现代技术学校等9所学校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名单附后)。

附件: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名单

天津市斯波泰克现代技术学校 萍乡矿务局技工学校
江阴市技工学校 湛江市第二技工学校
闽东中等技工学校(原福建省宁德地区技 都匀无线电技工学校
术学校) 昆明铁路运输技工学校
南平市第一技工学校 云南铜业技工学校


2001年5月10日